克罗地亚的伊万科维奇正式告别中国男足主教练的职位。在国足的实力背景下,世预赛的出局似乎早已注定,球迷对他的离任反响平淡。然而,近期他在接受《克罗地亚晚报》采访时对自己的执教表现的自我评估却让中国球迷感到震惊,这一番自我美化的话语彻底撕下了他粉饰太平的面具。
在回顾自己在中国的执教经历时,伊万科维奇声称:“若单从教练工作的角度来看,我们确实达成了卓越的成就……本届世预赛的积分较上届增长了50%;同时,我还提拔了17名年龄在18至23岁之间的新国脚,初步建立起一支在亚洲具备竞争力的队伍。尤其是在主场对阵澳大利亚的次回合较量(18强赛)中,尽管对手凭借经验以2比0获胜……但下半场我们完全控制了比赛,将对手牢牢压制在半场之内。”
然而,这番自夸的话显得极其荒唐。首先,他以本届世预赛得分提升50%自夸其功,其论据完全站不住脚。上届国足尽管表现失利,但他们当时面临着长期海外集训和缺少正式比赛的极端困境,尽管如此,仍能与澳大利亚这样的强敌战成平局。对比之下,伊万在拥有数万主场球迷全力支持的情况下,却交出了如此不堪的成绩单,何以值得炫耀?
其次,他将对澳大利亚的失利作为自己“出色”执教业绩的证据,无疑是自取其辱。即毋庸置疑,尽管下半场一度占得场面优势,但最终以0比2的惨败收场,这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地方呢?更让人费解的是,他在回顾执教期间那些令人颇感羞愧的战役,如以0比7惨败于日本、被新加坡逼平以及在对沙特的比赛中遭遇逆转,却对这些耻辱毫无提及。尤其是在主场迎战沙特时,居然在多打一人的情况下被对手反转可胜,这岂能显示其“出色”?
显然,伊万科维奇这番自我陶醉的表述,显示了他对自身处境缺乏自知之明。纵观国足历任主帅,不论是本土还是外籍,无论最终的成绩如何,鲜有人将一场败局、一段耻辱的世预赛经历视为“功绩”。从这一点来看,伊万可谓国足历史上最无能且毫无羞耻感的主教练。
这一事件为中国足协敲响了警钟:在未来选帅时,务必要对年过七旬的老教头慎重考虑。这一年龄段的教练,其战术理念往往已趋于固化,个性也往往顽固,缺乏再创佳绩的锐气与雄心。正如伊万科维奇,竟能将一段耻辱的世预赛出局美化为所谓的成功,其认知偏差无需多言。
1000万欧!失意铁卫转战土超,昔日标王能否重生?